水彩资源库

关于水彩教程、绘画心得和约稿事项等一切能帮助你成长为一个优秀画师的资源库。

[质问箱] 如何打造一个特征鲜明的场景?如何切换不同人物的主观感受?

一条咸鱼十洲:

首先插播一条寻人启事,请问这个问题是哪个小伙伴提的:



麻烦通过质问箱/私信/提问/评论等任意功能补充一下“话技”的意思_(:з」∠)_


下面是来自质问箱的两个提问:




首先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好问题。


大段的内心独白其实是一个无限接近于该人物第一人称视角的行文视角,转向其他人的内心活动,相当于转成了另一个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如果要求不分段的话,确实是一个很难操作的情况。


但是提问的小伙伴举的这个栗子其实是最简单的一个情况了,这个情况是:有一个动作,A是动作的发出者,B是动作的承受者。这个时候这个动作(比如提问里说的打耳光)就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把A的视角搭到B身边去了。这时候只需要写一个B的反应(比如“捂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A”),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开始写B的心理反应了。


比较难的是没有这样一个动作,典型的场景是无声的对峙。


这个时候AB两个人可能只有眼神的交锋,比拼的就是心理状态。这个时候想要切换视角是稍微有点难度的。


但一个通行的办法就是转折词和过渡句,就是用类似“但是B不这么想”“B也是这么想的”这样的句子作为引导。


或者重复A的动作/想法,说B是相反/相似的情况。


如果嫌这样生硬,那就“制造B的动作”来“搭桥”。因为心理活动是一定会有外在的细节表现的:不屑的时候嘴角会向下撇、紧张的时候会收紧四肢等。描写A的一个小动作,让B发现这个动作,就把这个情况化作第一种更自然的情况了。


随便写一段:



……A收紧了拳头,他感觉自己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每一秒钟都好像会在下一秒跪地求饶。


但他看见B举枪的手颤抖了一下。


只这一下,他就知道B也是强弩之末了。


B未必是强弩之末,他只是在犹疑。


他知道只要自己动动手指,A的命就可以留在这里,如此简单的道理,A这样聪明的人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他怎么会这样坦然地站在这里,甚至连汗都没有流上一滴?……



加黑的部分就是在增加动作之后“重复”了一下A的状态。


如果想要真正“搭起桥”来,就要把B的反应换成A的:



A看见B举枪的手颤抖了一下,心知他也是强弩之末了,心头一松,嘴角忍不住流出了些许似笑非笑的弧度来。


B看见A竟然在这时笑了,心头更加犹疑……



大概是这样的。


之前我也写过关于行文视角的简单思考,比较不成熟,有需要的话可以参考。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抓住场景的特色”,一部分是“想办法让这个特色生动鲜明”。


先说第一部分。


每一个场景都是由“形容词+地点”组成的,像提问里说的“热闹的/酒馆”或“西幻世界的/小巷”。


在构造这个场景的时候,其实重点是在形容词上的:酒馆、巷子等本身并不能为你的情节提供推动力,一定是它的“热闹”“昏暗”“宽敞”等特征让你选择了这个酒馆作为故事的舞台。因此,在描写场景的时候,偏重的重心要在营造这个形容词的气氛上,至于地点,只要让读者知道它是什么就可以了。


好,下面我们来抓特点。


想抓特点,就要例举“元素”。首先尝试提取能够支持形容词自身的客观事实,然后找出地点可以用来强化这个形容词的特征。


以“热闹的酒馆”为例:


首先看“热闹”:


你经历过/听说过的什么样的场景是典型的“热闹”?——菜市场、赶集、庙会。


另外还有什么和“热闹”有关?——凑热闹,比如围观车祸现场。


那么这些和“热闹”有关的场景都有什么特点呢?——人多,声音杂乱,可能会有一个中心事件吸引聚集这些人。


再说“酒馆”:


什么是酒馆?——卖酒且可以当堂坐下喝的店铺。


还提供什么服务?——可能会有乐队表演,或自带舞池。


酒这个商品有什么特殊性?——喝多了会撒酒疯。


在文章里这个酒馆还有什么特点?比如装潢或作为某组织的据点等——这个根据文章不同自己设定。


下面结合:


热闹:人多,嘈杂。


酒馆可以用来支持热闹的特点:有乐队,有人撒酒疯。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挑好了元素。


怎么让这些元素生动起来——简单的说,细节让场景真实,人的反应让场景生动。


当然,除此以外,中高考的时候练过的一些比如比喻、拟人之类的修辞手法也是有效的,那个答题套路里的“形象生动”真的不仅仅是套路,可以多尝试使用。




好了,下面,问题来了:


什么是细节?


栗子:



白色的蜡烛被插在掉了漆的青铜烛台上。



对比



白色的蜡烛被插在古旧的青铜烛台上。





什么是人的反应?


栗子:



白色的蜡烛被插在掉了漆的青铜烛台上。



对比



A拿出一支崭新的白色蜡烛,把它插向烛台的时候正看见烛台边缘上掉了一块漆。他伸出粗糙的拇指摸索了一下那块裸露的金属,抽动了一下嘴角,还是把蜡烛插了上去,放在了缺了角的桌子上。



至于具体要怎么写,要用哪一种,则要看行文的需求了。


比如“古旧的青铜烛台”直截了当,“掉了漆的青铜烛台”说服力更强但说多了碎嘴,而“A插蜡烛”的写法视角更贴近角色A,并非单纯的场景描写,而是带入了A的感情和人物形象的。


这篇读书笔记里有一点关于场景构筑的不同方法的一家之言,供参考。

评论

热度(60)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